任衡:监管下去金融杠杆还将持续

首页 > 观点 >正文

【摘要】金融杠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收益的放大器。使用金融杠杆,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投资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杠杆的产生的同时,就伴随着风险的产生。

  任衡  ·  2017-07-06 18:00
任衡:监管下去金融杠杆还将持续 - 金评媒
作者: 任衡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金融杠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收益的放大器。使用金融杠杆,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投资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杠杆的产生的同时,就伴随着风险的产生。

今年上半年以来,“监管”成为金融业的主旋律,而提及“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去杠杆”,其目的就是防止因为滥用杠杆而引发的金融风险。杠杆本身只是投资中的一种工具,但利用不当就会产生极大的危害:金融杠杆产生的同时伴随风险的产生,杠杆率攀升的过程也是风险攀升的过程;金融去杠杆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系统性风险;金融去杠杆的过程同样存在产生风险的可能性。2015年杠杆牛之后的股灾,那就是杠杆配资下的风险集中释放。

杠杆与风险并存

金融杠杆,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收益的放大器。使用金融杠杆,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投资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杠杆的产生的同时,就伴随着风险的产生。

过高的杠杆率对于经济的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高杠杆率如何进行判定?国际上有一条著名的“5-30规则”,即在5年的时间内,以国内信贷规模与一国GDP之比为代表的杠杆水平增长幅度超过30个百分点,就很容易诱发危机。这条规则比较出名的论据之一就是1995-1999、2003-2007年两度陷入“魔咒”的美国经济。

美国次贷危机从根本上是金融机构为一群无力还贷的购房者加了杠杆的结果——购房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偿还房贷,在低利率和房价上升期这几无风险,但到了利率升高、房价下跌时就成了一场波及华尔街乃至全世界的大危机。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过高的杠杆率,特别是过高的金融部门杠杆率,极易导致负债方的付息偿债压力过大而无法维持,从而出现违约、破产清算或重组的情况;大量的负债违约可引发大规模廉价抛售、资产价格下跌、通货紧缩、失业率上升、实际利率上升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引发金融危机,换言之,就是触发了系统性风险。

监管调控系统性风险

新华社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金融安全重要讲话系列述评》中写到:维护金融安全首先要处置存量风险,防止风险由“点”扩散成“面”,酿成重大风险问题。存量风险“由点及面”扩散而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正是当前监管政策的出发点,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方面不良资产、债券违约、影子银行的自查、监管,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及信贷紧缩都是为了消除存量风险扩散的可能性。

 未命名文件(1).png

 高杠杆导致金融监管持续

杠杆工具的泛滥其对应的背景是流动性充裕,广义货币M2总量近年来的暴涨是流动性充裕的主因。数据显示,1996年,我国M2余额才7.5万亿元左右;2007年,M2余额达到40.34万亿元。到今年4月末,M2余额达到了159.63万亿元。目前的M2余额是21年前的21.28倍,10年前的3.96倍。这在全球都十分罕见。

虽然近期央行负责人将5月M2同比增速超预期回落解读为金融去杠杆初见成效,但银行同业存单发行量再度抬头。数据显示,6月同业存单发行量达到1.96万亿元,远高于5月的1.236万亿元,仅略低于3月的纪录高点2.02万亿元。

上半年的金融去杠杆的目的就是为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而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存量风险点则是监管重点,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影子银行等乱象以及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存量风险点。从目前监管结果来看,银行业自查虽有缓冲,但力度不减;房地产市场的金融调控不断升级,因此下半年金融去杠杆仍将继续。

(编辑:田跃清)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任衡

现任聚爱财CEO,在美国师从美国工程院院士、投资学家卢恩伯格教授,专门从事量化投资模型研究。拥有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管理科学(金融方向)硕士学位,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 。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