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披:不容放过任何一个空白点可疑点

首页 > 资讯 >正文

【摘要】上交所从严惩戒各类信息披露违规乱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并首次将公司重大业务操作差错纳入了问责范围。

  财经360  ·  2017-08-16 10:45
信披:不容放过任何一个空白点可疑点 - 金评媒
来源: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兰 波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上交所从严惩戒各类信息披露违规乱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并首次将公司重大业务操作差错纳入了问责范围。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周发布信息,今年以来重点查处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乱象、财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大股东及董监高违规减持股票行为、上市公司不当停牌行为等违法违规行为。截至7月底,上交所已经公开发布谴责决定11份、通报批评决定19份、监管关注决定33份,涉及上市公司33家。对相关责任人,已处理了79名董监高、15家股东及2名财务顾问项目主办人,合计96人次。其中,公开谴责的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50%。此外,还有近20件案件也已启动了纪律处分程序,将在处理后及时向市场公布。

最引人注目的是,上交所首次将公司重大业务操作差错纳入了问责范围。“上市公司操作业务直接关系到公司股票能否正常交易,现金和股票红利能否足额及时到账,是信息披露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上市公司是业务操作风险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业务申请表内容的准确和完整,防范操作‘错单’和‘漏单’,并承担相应责任。”

看市场效果,从严惩戒各类信息披露违规乱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ST慧球等投资者反响强烈、市场危害较大的违规行为得到及时处理;“蒙面举牌”、利用信息披露来市值管理等新型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大股东及董监高减持股份等直接关系到中小投资者切身利益的行为正在得到严格规范,市场生态因此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近年来,个别上市公司和控股股东,将上市公司异化为资本运作平台,采用违规手法谋取不当利益,致使上市公司成为市场风险的积聚平台和违法行为的藏身之所,严重危害市场秩序。典型案例有,ST慧球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蓄意编造并擅自泄露不符合规定的股东大会议案等。

每家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不同,业绩基础不同,市场竞争力各异,股价随业绩波动,本身无可非议。但“注水”的业绩,不当的粉饰,往往会引起股价大起大落,引发局部性的市场风险。那些蓄意在信披上违法违规的上市公司,对由此可能造成股价剧烈波动的市场后果心知肚明,无奈中小投资者都蒙在鼓里,因不知情而承担不应有的投资损失。这当然是管理层重点监管的对象和打击目标。当然,也有因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尽责,造成信息披露错误、漏报、误报等信息披露乱象,造成了上市公司股价异常波动,这就必须从加强制度建设,加大问责力度,增强信披人员责任心等方面入手,规范和约束上市公司的重大业务操作行为。

重点查处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乱象,将公司重大业务操作差错纳入了问责范围,让投资人对市场的治理充满了期待。在相关细节上,笔者在此还想补充几点:公司重大业务操作实行双人双岗复核制度,所有公司信息披露业务均应当出具审计意见,董事长应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负总责,担把关要职。即建立公司重大业务操作差错的责任追究制度,不仅追究当事人责任,还应当追究董事长的责任。增强合规、风险控制、法律事务、审计等方面的监管力度。

上市公司信披无小事。信披质量如何,直接反映出上市公司的诚信态度及对中小投资者负责精神。董事长不论业务如何繁忙,对信披也应当逐项过目,力求做到万无一失,不留瑕疵,不放过任何一个空白点和可疑点。董事长要培养对数字敏感意识,切实了解编制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有效性。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一种承诺,是一张有形契约。信息一旦发出,便会迅速传播,难以短期收回,直接对上市公司股价产生影响。建立双人双岗,实行经办复核制度,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信披质量。

上市公司出现重大差错行为,都是各种内部控制机制失灵的表现。为促使上市公司保质保量完成信息披露,避免因个人操作失误,给二级市场股价产生不利影响,建议上市公司的合规、风控、监察、法律事务、审计等部门,都参与上市公司对外信息披露的会签,审计机构对公司所有的重大业务均应出具审计意见。

(作者系市场观察与分析人士)

(编辑:杨少康)

来源: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兰 波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财经360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