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国金融体系可以避开“灰犀牛”

首页 > 观点 >正文

【摘要】“灰犀牛”风险虽值得关注,但并非不可避免,我国金融体系具备避开“灰犀牛”的有利条件。

  企业新闻  ·  2017-09-19 14:00
评论:中国金融体系可以避开“灰犀牛” - 金评媒
来源: 经济参考报   

金评媒(https://www.jpm.cn) 编者按:“灰犀牛”风险虽值得关注,但并非不可避免,我国金融体系具备避开“灰犀牛”的有利条件。

最近一段时间,“灰犀牛”成了我国金融市场热词。所谓“灰犀牛”,是比喻大概率会发生且影响巨大的风险。人们用“灰犀牛”来指称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债务、影子银行等风险。在日前举行的李克强与六个国际组织负责人第二次“1+6”圆桌对话会中,与会的国际组织人员也在这方面对我国提出了一些建议。

“灰犀牛”风险虽值得关注,但并非不可避免,我国金融体系具备避开“灰犀牛”的有利条件。比如,我国储蓄率长期处于高位,对国内债务形成支撑,是抵御债务危机的有力屏障。在供给侧改革的带动下,我国实体经济增长平稳性也强于过去几年,降低了金融体系的坏账风险。而且,我国政府对金融体系拥有较强影响力,在必要时可以阻断金融风险在市场内的传播和放大。

把握好这些有利条件,并在金融政策调控方面做好以下关键三点,我国完全可以避开“灰犀牛”,从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第一、需要做好金融与实体之间的配合。实体经济稳定是金融稳定的前提。因此,金融体系要支持实体经济,尤其要注意满足那些代表经济转型发展方向的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实体经济的结构转型有一个过程,传统增长引擎仍将在相当长时间内发挥重要作用。不可强行截断流向这些引擎的融资,试图用金融来倒逼实体转型,否则会导致资金投向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之间的错配,阻塞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通道,引发实体经济的融资难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堆积。

第二、需要把握好金融监管的平衡,既堵后门,也开正门。强有力的金融监管可保障金融体系平稳运行。打击市场中的违法违规行为,阻断风险在金融体系内无序扩散及放大,是金融监管必须要发挥的功能。对影子银行等游走在灰色地带的金融业务监管理应强化。但金融监管不是把一切都管死,也不能运动式地推进,而应该着力构建松紧适度且有弹性的长效机制。要注意发挥信贷、债券和股票等标准化融资方式的融资功能,从而让资金更透明地在金融体系中流动。

第三、需要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金融风险的防控重点。经济金融形势在不断变化,金融风险也随之在不同领域浮现。最近几个季度,我国金融体系坏账率随着经济企稳而走低,人民币汇率预期趋于稳定,金融杠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

不过,两个新金融风险点正在浮现。其一是对地方政府融资的清查,已经显著抑制了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拖累了基建投资增速,存在形成烂尾工程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加大财政资金对基建投资的支持力度,在保持基建投资平稳增长的同时,为清查地方政府非正规融资留出空间。其二是供给侧限产政策大幅推高了上游产品价格,在加大经济运行成本的同时,也刺激了对相关金融产品的投机行为。此时,有必要增加限产政策的价格敏感性,并通过增加交易成本等措施来抑制金融市场中的炒作氛围。

(编辑:田跃清)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企业新闻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