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以上用户买理财虚报收入咋办?平安集团称用科技识别谎言
【摘要】运用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区块链、人工智能、云技术这五大手段,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识别合格投资者。
金评媒(https://www.jpm.cn)编者按:运用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区块链、人工智能、云技术这五大手段,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识别合格投资者。
“65%的用户会在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虚报收入,但可以通过大数据检测出来。” 平安集团副首席风险执行官杨峻在接受澎湃新闻等媒体专访时表示。
9月20日,在一场平安集团科技成果发布会上,集团高管称,目前平安集团已经掌握了8.8亿中国用户的数据。运用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区块链、人工智能、云技术这五大手段,可以帮助金融机构识别合格投资者。
平安称已掌握中国六成人口数据信息
算上自身客户数据和公共数据积累,平安集团已经掌握了8.8亿中国用户的数据。这是平安集团总经理任汇川在9月20日平安简单生活大会上公布的数据。
“大金融”业务板块如何识别合格投资者?
杨峻表示,目前平安集团运用以新型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科技来匹配产品风险和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对于金融机构来说,杨峻认为在风控端需要做到五点:一是要做到适当性的产品服务评级(KYP);二是对投资者“精确画像”(KYC);三是将KYP和KYC相匹配;四是要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将产品风险评级准确、动态地传递给投资者;五是做好投资者教育。
以平安普惠为例,平安科技首席产品官区海鹰表示,目前平安普惠的贷款最快可以在3分钟之内完成。从流程看,首先通过身份识别确定真实用户,再通过征信报告确定能否放款和放款额度,最后获得客户认同并完成电子签名。
平安普惠首席产品官倪荣庆表示,和传统信贷流程不同,平安刻画客户的信息主要分五个维度。一是和银行所需获取的同样的征信信息;二是包括固定资产和金融资产在内的客户资产信息;三是和小微业主相关的经营信息;四是包括网购、话费在内的客户行为信息;五是像用户月收入这样的身份信息。“不同产品有不同的维度,通过数据库可以把各维度的信息综合运用,把原来不能做的业务变为可能。”
用户识别的大数据从何而来?
区海鹰称,平安集团总体金融客户约合5.4亿个,算上汽车之家等互联网板块的4亿多用户,再加上包括银联在内的300多家合作机构,目前这部分数据可以支撑集团从年龄、收入、性别等静态维度和例如话费增长这样的动态维度去判断客户的“信用额度”。
除了AI,平安正在研究微表情
如果将平安集团现有的1800多个技术分类,大致可以分为生物识别、大数据风控、区块链、人工智能、云技术这五大类。
区海鹰表示,近期平安集团在科研方面的关注点是智能认知。由于像指纹、人脸这样的单一生物识别都有被攻破的案例,目前平安集团正在尝试将声纹、人脸和身份信息三者的识别相结合,提高金融场景的认证可靠度。区海鹰称,未来还可能尝试静脉、虹膜等身份识别技术的研究。
区海鹰表示,智能识别的第一个维度是越宽越好,比如通过电话无法识别人脸,必须以声纹为主,但在一些复杂场景中,既有人脸、声纹甚至是静脉,就能够提高识别的准确度;智能识别的第二个维度是深度,目前人脸识别仅仅停留在“你是谁”,下一步在技术层面将分析人脸微维度(即微表情)。区海鹰称,目前平安集团可以获取19个微表情,通过19个微表情可以结合判断七个不同的情绪。比如说开心指数有多少,紧张郁闷指数有多少,这些指数反过来可以帮业务判断:假设客户在回答金融机构问题时紧张程度较高,金融机构将进一步追问客户详细信息。
(编辑:杨少康)
来源: 澎湃新闻 胡初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