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财报:招联、捷信净利润超10亿元
【摘要】捷信消费金融则成为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32.36亿元,同比增长106%;净利润10.22亿元,同比增长9.77%。
![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财报:招联、捷信净利润超10亿元 - 金评媒](http://img.jpm.cn/201804/23/l_5add4e4f0180e.jpg)
金评媒(http://www.jpm.cn)编者按:截至2017年年末,招联消费金融累计核批客户1662.1万户,同比增长135.93%;累计发放贷款2268.04亿元,同比增长297.36%;期末贷款余额468.29亿元,同比增长157.46%。
近年来,消费金融行业继续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上市公司年报的密集公布,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绩也相继出炉。截至4月19日,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6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公布全年业绩。其中,招联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净利润超过10亿元,已超过部分上市银行(无锡银行、江阴银行在去年的净利润水平均不足10亿元)。另外,马上消费金融在去年的净利润达到5.78亿元,同比增长88倍。不过《证券日报》记者也发现,5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因违规行为,也曾遭到过监管的处罚,合计被罚1000多万元。有业内人士认为,消费金融简单粗暴的跑马圈地时代已一去不复返,逐步回归理性之后,消费金融仍将是一片蓝海。
招联、捷信净利超10亿元 马上消费金融成“黑马”
记者注意到,消费金融行业自2016年快速发展以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绩陆续分化,2017年已诞生了2家净利润达到10亿元的消费金融公司。招商银行年报中披露了招联金融的业绩情况:2017年,招联金融实现营业收入41.63亿元,同比增长171.60%;净利润11.89亿元,同比增长266.97%。
截至2017年年末,招联消费金融累计核批客户1662.1万户,同比增长135.93%;累计发放贷款2268.04亿元,同比增长297.36%;期末贷款余额468.29亿元,同比增长157.46%。
捷信消费金融则成为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32.36亿元,同比增长106%;净利润10.22亿元,同比增长9.77%。
与此同时,2015年才成立的马上消费金融则成为了一匹黑马,据网贷天眼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营业收入为46.68亿元,同比增加2654.43%,净利润为5.78亿元,较前一年的652.2万元增长约8765%,近88倍。
还有的消费公司开始扭亏为盈。记者看到,苏宁消费金融2017年度营业收入为3.8亿元,增幅282.26%。其中,净利润为2.17亿元,2016年则净亏损1.89亿元。
苏宁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实现扭亏为盈,得益于消费金融O2O模式的布局成熟,已在‘场景、获客、风控’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并有效地契合了消费金融市场发展趋势”。他还表示,“公司盈利结构正按照规划方向加速调整,企业已经正式进入转型收获阶段”。
除了苏宁消费金融以外,华融消费金融也实现了扭亏为盈,业绩表现抢眼。其去年营业收入7.657亿元,同比增幅750%;2017年年报净利润为1.0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从目前多家持牌金融机构已经发布的业绩报告来看,消费金融实现了业绩大爆发,多家消费金融机构业绩完美逆袭。”黄诗樵对《证券日报》记者称。
监管收紧 业绩增速面临放缓
据不完全统计,由于消费金融公司门槛较高,获得消费金融牌照的公司不多,截止到目前,已开业的有22家,且四分之三以上为银行系主导,而在这22家消费金融公司中,有现金贷相关业务的不少。
“其中,北银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华融消费金融等都是比较有名的现金贷平台,现金贷业务的开展有效保证了消费金融公司业绩的爆发式增长。”田维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消费金融业绩出现大幅增长,但由于2017年监管层加强对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的强监管,势必将导致消费金融业务受到限制,从而导致行业利润空间缩水。
以目前净利润第一的招联金融为例,2017年其营收41.63亿元,净利润达11.89亿元,同比增长266.97%,而2017年上半年,招联金融营收22.97亿元,增长2602.35%;净利润5.41亿元,同比增长982%,可见,招联金融2017年下半年业绩增速已经放缓。同样,2016年,捷信消费金融营业收入68.26亿元,增长156%,净利润9.31亿元,增长2721%;而2017年,捷信消费金融全年营收132.4亿元,增长106%,净利润10.2亿元,增幅为9.8%,增速也在放缓。
“监管层要求银行不得为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提供资金发放贷款,这导致消费金融资金成本上升。另外,监管层划定的利率红线,导致一些公司业绩承压,利润空间大幅压缩。所以我们看到,不少非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业绩进入缩水区。至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分化明显,除了2家公司净利润十亿元以上,不少公司净利润只有几亿元甚至不足一亿元。”刘小峰表示。
(编辑:郑惠敏)
来源: 证券日报
![](http://uc.jpm.cn/data/avatar/000/00/72/31_avatar_middle.jpg)
爱财经
![](http://static.jpm.cn/images/hotArticle.jpg)
![](http://static.jpm.cn/images/hotArticle.jpg)
![](http://static.jpm.cn/images/hotArticle.jpg)
- 情报 | 小米自研芯片将在今明两年亮相;阿里云「通义千问」已完成备案工作;特斯拉新款Model3或9月1日上市
- 情报 | 字节跳动成中国最赚钱互联网公司;阿里所有产品都将接入“通义千问”;抖音支持查询多款加密货币行情
- 情报 | 「敦煌币」将于8月25日起正式停用下线;奇点汽车启动破产清算;威马旗下星晖新能源被申请破产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第三季度首次产生收入;网易公开举报雀巢;车评人爆料小米汽车信息
- 情报 | 腾讯成立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广汽菲克破产4S店已无售后;法拉第未来宣布达成1.35亿美元融资
- 情报 | ofo被恢复执行2276万;青年汽车资产被拍卖;特斯拉中国降价3天获3万订单
- 情报 | 碧桂园否认工作组进驻;瑞信本周开始裁减80%香港投行员工;华为15亿元成立地产公司
- 情报 | 中国互联网大厂订购50亿美元英伟达芯片;吉利与百度合资成立汽车科技公司;极氪百万超跑 ZEEKR 001 FR 官宣
- 情报 | 中公教育及高管受罚一千万;马斯克以440亿美元收购推特;荣耀回应“2022年上市并筹资450亿美元”传闻
- 情报 | 开课吧被申请破产审查;腾讯音乐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市场;京东快递将推全新保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