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财报:招联、捷信净利润超10亿元
【摘要】捷信消费金融则成为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32.36亿元,同比增长106%;净利润10.22亿元,同比增长9.77%。

金评媒(http://www.jpm.cn)编者按:截至2017年年末,招联消费金融累计核批客户1662.1万户,同比增长135.93%;累计发放贷款2268.04亿元,同比增长297.36%;期末贷款余额468.29亿元,同比增长157.46%。
近年来,消费金融行业继续呈现爆发式增长,随着上市公司年报的密集公布,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绩也相继出炉。截至4月19日,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6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公布全年业绩。其中,招联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净利润超过10亿元,已超过部分上市银行(无锡银行、江阴银行在去年的净利润水平均不足10亿元)。另外,马上消费金融在去年的净利润达到5.78亿元,同比增长88倍。不过《证券日报》记者也发现,5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因违规行为,也曾遭到过监管的处罚,合计被罚1000多万元。有业内人士认为,消费金融简单粗暴的跑马圈地时代已一去不复返,逐步回归理性之后,消费金融仍将是一片蓝海。
招联、捷信净利超10亿元 马上消费金融成“黑马”
记者注意到,消费金融行业自2016年快速发展以来,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绩陆续分化,2017年已诞生了2家净利润达到10亿元的消费金融公司。招商银行年报中披露了招联金融的业绩情况:2017年,招联金融实现营业收入41.63亿元,同比增长171.60%;净利润11.89亿元,同比增长266.97%。
截至2017年年末,招联消费金融累计核批客户1662.1万户,同比增长135.93%;累计发放贷款2268.04亿元,同比增长297.36%;期末贷款余额468.29亿元,同比增长157.46%。
捷信消费金融则成为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32.36亿元,同比增长106%;净利润10.22亿元,同比增长9.77%。
与此同时,2015年才成立的马上消费金融则成为了一匹黑马,据网贷天眼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营业收入为46.68亿元,同比增加2654.43%,净利润为5.78亿元,较前一年的652.2万元增长约8765%,近88倍。
还有的消费公司开始扭亏为盈。记者看到,苏宁消费金融2017年度营业收入为3.8亿元,增幅282.26%。其中,净利润为2.17亿元,2016年则净亏损1.89亿元。
苏宁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实现扭亏为盈,得益于消费金融O2O模式的布局成熟,已在‘场景、获客、风控’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并有效地契合了消费金融市场发展趋势”。他还表示,“公司盈利结构正按照规划方向加速调整,企业已经正式进入转型收获阶段”。
除了苏宁消费金融以外,华融消费金融也实现了扭亏为盈,业绩表现抢眼。其去年营业收入7.657亿元,同比增幅750%;2017年年报净利润为1.0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从目前多家持牌金融机构已经发布的业绩报告来看,消费金融实现了业绩大爆发,多家消费金融机构业绩完美逆袭。”黄诗樵对《证券日报》记者称。
监管收紧 业绩增速面临放缓
据不完全统计,由于消费金融公司门槛较高,获得消费金融牌照的公司不多,截止到目前,已开业的有22家,且四分之三以上为银行系主导,而在这22家消费金融公司中,有现金贷相关业务的不少。
“其中,北银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苏宁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华融消费金融等都是比较有名的现金贷平台,现金贷业务的开展有效保证了消费金融公司业绩的爆发式增长。”田维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消费金融业绩出现大幅增长,但由于2017年监管层加强对互联网消费金融领域的强监管,势必将导致消费金融业务受到限制,从而导致行业利润空间缩水。
以目前净利润第一的招联金融为例,2017年其营收41.63亿元,净利润达11.89亿元,同比增长266.97%,而2017年上半年,招联金融营收22.97亿元,增长2602.35%;净利润5.41亿元,同比增长982%,可见,招联金融2017年下半年业绩增速已经放缓。同样,2016年,捷信消费金融营业收入68.26亿元,增长156%,净利润9.31亿元,增长2721%;而2017年,捷信消费金融全年营收132.4亿元,增长106%,净利润10.2亿元,增幅为9.8%,增速也在放缓。
“监管层要求银行不得为无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提供资金发放贷款,这导致消费金融资金成本上升。另外,监管层划定的利率红线,导致一些公司业绩承压,利润空间大幅压缩。所以我们看到,不少非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业绩进入缩水区。至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分化明显,除了2家公司净利润十亿元以上,不少公司净利润只有几亿元甚至不足一亿元。”刘小峰表示。
(编辑:郑惠敏)
来源: 证券日报

爱财经



- 光年速递 | 理想汽车公司成被执行人;宗馥莉再接手宏胜集团旗下公司;百川股份回应厂房失火
- 情报 | 首辆FF91量产车4月15日下线;腾讯大股东或再度减持;推特已解雇八成员工
- 情报 | 积木盒子董事长董骏被警方带走;猪八戒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特斯拉发布新家用壁挂式充电桩
- 情报 | 蔚来手机NIO Phone正式亮相;巨人集团回应史玉柱新增股权冻结;爱驰被曝已人去楼空
- 情报 | 恒大汽车多家关联公司被强制执行近3亿元;自游家公司启动大规模减员;马斯克短暂失去全球首富头衔
- 情报 | 腾讯音乐旗下TME数藏近乎停摆;重庆小米消费金融被罚50万元;美方将审计中概股
- 情报 | 京东进军餐饮外卖业务;法拉第未来计划2025年在国内开设工厂;百度90后程序员删改数据库被判刑
- 情报 | 新东方旗下Okay智慧教育被曝裁员;北交所上市公司增至117家;全球近半数6G专利申请来自中国
- 情报 | 刘强东成为中国首善;QQ音乐叫停数字藏品业务;字节跳动推出番茄音乐App
- 情报 | 寺库公司被立案调查;钟睒睒再度成中国首富;吉利拟与雷诺成立合营企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