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频吃罚单背后:盈利“压力山大”
【摘要】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各地监管部门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累计开出罚单数达到66张,累计金额超亿元,非银支付行业正迎来强监管时代。

文/时代财经 唐汪凯
因业务违规不断,第三方支付机构正在遭遇“罚单潮”。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非银机构领到各级监管部门的罚单数量到66张,罚款总额过亿。
8月15日,监管再度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出手整治。据央行营业管理部(北京)公示的三张行政处罚决定书,北京雅酷时空信息交换技术有限公司、资和信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北京繁星山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因违反《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分别被罚2万元、1万元、7万元。
备付金管理以及商户管理方面的违规行为成为第三方支付机构业务遭处罚的重灾区。而市场竞争激烈,盈利压力增大,盲目追求利润,成为不少机构违规经营的动因。
“罚单潮”来临
就在央行对北京雅酷时空等三家机构做出处罚决定的前4天,央行营业管理部(北京)、深圳市中心支行、上海分行同时对国付宝、联动优势、银盛支付、支付宝做出行政处罚。
央行营管部介绍,国付宝、联动优势因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和技术手段,对境内网络特约商户的交易情况进行检查,客观上为非法交易提供了网络支付服务。此外,国付宝公司还存在为身份不明的客户提供服务或与其进行交易、未按规定存放和使用客户备付金等违法违规行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国付宝公司给予警告,合计罚没4646.21万元;对联动优势公司给予警告,合计罚没2639.89万元。
银盛支付则是因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被合计罚没2247.7万元。支付宝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央行上海分行处以罚款人民币412万元。
更早些时候,卡友、付临门两家机构在今年7月30日分别因违反收单交易信息管理规定、违反商户实名制管理规定等问题,也分别被合计处罚2582.5万元、892.28万元。
在所有被处罚的机构违规行为中,时代财经注意到,备付金管理以及商户管理方面的违规行为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吃罚单的主要原因。
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各地监管部门针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已累计开出罚单数达到66张,累计金额超亿元,非银支付行业正迎来强监管时代。
尽管监管趋严,罚单数量多,但根据罚金数额来看,不同机构处罚力度存在差异。
“之所以处罚力度不同,是因为部分第三方机构存在线下二清、非法调用接口等比较严重的违规行为,”易观金融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此类违规可能会造成金融风险传导,危害性更大,因此受到监管的重点关注。”
违规为何层出不穷?
一方面是监管对于非银支付机构持续的高压态势,另一方面是机构吃罚单仍在频频出现。但在王蓬博看来,这并非是第三方支付机构顶风作案。
“监管出台相关政策规范支付行业,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机构根据要求整改也需要一个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非银支付机构很多的违规行为其实是历史遗留问题,吃罚单主要是没有得到及时的整改。”王蓬博说。
而当前第三方支付行业面临的盈利困境,则与非银支付机构未能积极及时的整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方面,根据易观发布的《2018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显示,支付宝联合腾讯金融旗下微信支付占据了中国移动支付市场92.71%的市场份额,双寡头局面强势分食了C端用户及场景,对于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想要从上述两者口中夺食几无可能,剩余市场空间可获得的利润微薄。
另一方面,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100%集中交存。这意味着,靠B端客户生存,吃备付金利息的中小第三支付机构又将失去一大块利润来源。
盈利压力成为了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展灰黑色业务,走上违规道路的主要动因。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指出,支付机构有规不依,主要原因还是市场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支付属于微利经营行业,且市场份额高度集中,一些大中型支付机构通过多元化增值业务实现盈利,也有不少机构铤而走险,通过违规经营获取利润。
“正规业务市场竞争激烈,盈利空间小,只能做灰黑业务,哪怕是冒着被处罚的风险。”一位支付机构内部工作人员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坦言,“除了互联网金融行业有一定业务量之外,其他行业基本被垄断,对于中小非银支付机构来说,做灰黑业务才能实现盈利。”
不过上述内部人士也表示,除了主观上的违规之外,也的确存在一些机构客观上对自身违规行为监控不到位,比如存在商户欺诈,开立账户与实际用途不符的情形,而作为机构方,100%识别此类情况难度较大。
监管趋严,盈利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中小非银支付机构何去何从?王蓬博认为,当前监管不断完善非银支付管理,甚至不惜频频以罚单形式来规范机构行为,实际上是监管在推动行业优胜劣汰,优化行业竞争环境。对于中小非银支付机构来说,不仅要适应监管要求,回归支付本质,还要在规范指引下创新业务模式,提升竞争能力,寻找新的盈利点,才能继续生存下去。

时代财经
时代财经从企业新闻出发,及时客观的报道企业的资本动态,人事变局以及模式解读,为企业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讯。



- 情报 | 涂鸦智能预计7月5日在港交所上市;阿里女员工被侵害”案一审宣判;Netflix本周将进行新一轮裁员
- 情报 | 造车新势力10月份销售平淡;联通与腾讯设立混改新公司;蔚来整车工厂生产暂停
- 情报 | 知网涉嫌垄断被立案调查;钟睒睒成功连任中国首富;全国首例短视频平台领域网络“爬虫”案宣判
- 红岭创投周世平等18人被立案移送深圳中院
- 光年速递 | 极氪辟谣新版001本月发布;官方回应萝卜快跑定价争议; TikTok在海外开启本地生活业务...
- 情报 | 小米开启年底裁员;图森未来拟裁员至少一半;微软将于明年2月14日永久禁用IE
- 情报 | 阿里巴巴月底推出跨境出海平台Miravia;陆正耀库迪咖啡3亿成立供应链公司;亚马逊公司证实已开始裁员
- 情报 | 红岭创投周世平等18人被立案移送深圳中院;商汤收缩智慧城市事业群;腾讯音乐将以介绍方式于港交所上市
- 情报 | 嘀嗒顺风车内吸烟扣除行为分6分;华为账号好友消息于6月30日起停服;美的集团裁员力度加大
- 情报 | 法拉第未来第三季度首次产生收入;网易公开举报雀巢;车评人爆料小米汽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