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步腾讯后尘,组织调整只为争“B端”市场?
【摘要】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最优秀、规模最大的两家企业,腾讯和阿里的举动往往关乎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11月26日,阿里巴巴宣布了最新的组织架构调整。据笔者了解,此次调整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阿里云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二是成立新零售技术事业群,整合B2B、淘宝、天猫等技术资源,提供新零售体系技术支撑;三是天猫升级为“大天猫”,下辖天猫事业群、天猫超市事业群、天猫进出口事业部三大板块;四是菜鸟网络将调整阵型,成立超市物流团队和天猫进出口物流团队。
腾讯、阿里都在大调整,未来互联网到底选择“B”还是“C”?
无独有偶,阿里的老对手腾讯此前也刚刚完成了组织架构的调整,新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技术委员会和新的广告营销服务线。
从调整的内容来看,相比以往的以社交娱乐为核心的发展战略,腾讯正在“B端”投入更多的精力,包括马化腾在内的高管也一直在表明腾讯的发力方向是企业业务,一时间产业互联网成了互联网讨论的核心。
而综合本次阿里调整的结果,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阿里正在构建一个全新的组织体系,将原有的多条战线整合,开始化繁为简。而在其中,云业务、新零售、电商以及物流成为了四个关键词。而从其中我们可以窥探到的是,阿里也释放出了明显的“B端”信号。
除此以外,提出All in AI”的百度,明显也是摆出了进军B端的姿态,其在汽车上的动作更完全是把自己自然而然当成了“B端”的一员。
既然如此,是不是意味着“C端”将被抛在一边?其实也不尽然。
我们可以看到,阿里本身的新零售、天猫、菜鸟都注定无法与“C端”割裂,而腾讯在调整的时候也保留了互动娱乐事业群、微信事业群,依然保持着对于“C端”的控制和野心。因此,只能说从两家巨头的调整来看,未来“C端”并非被抛弃,所谓的C位可能要让一让,“B端”的业务将从幕后走到台前。如果非要做出选择,那么答案会是主“B”副“C”。
腾讯、阿里做出选择后,互联网的天变了?
作为中国互联网行业最优秀、规模最大的两家企业,腾讯和阿里的举动往往关乎着整个行业的发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年初在两家企业的强势介入之下,濒死的传统零售一下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盒马鲜生开始,生鲜、商超、家居等多个行业的传统零售焕然新生,完全称得上是互联网+零售的神奇反应。如今,两家企业致力于“B端”的产业,互联网行业的天要变了吗?
在笔者看来,也许并非如此。
诚然,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无论是增长空间还是增长速度,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技术的成熟,落地产品增多,产业互联网的商业价值会进一步释放出来。但同时,我们更应该清楚,产业互联网并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生意。
就拿云计算来说,工信部去年的《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指出,2019年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将突破4300亿。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个诱人的数字,但事实上,不论是阿里云、腾讯云,都曾发生过宕机导致客户使用中断、数据受损的情况。由此来看,这项业务典型属于技术和数据安全门槛较高的的一类,对于企业的实力是不小的考验,而不是像共享单车一样,随便谁都能随便入局。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C端的生意来说,B端的用户数量远远不及对于发展这块业务的企业来说是更难的。我们可以看到,过去十年,阿里、腾讯、百度、美团、头条、滴滴、京东、网易一个一个的相继崛起,包括拼多多用了3年就屹立于互联网圈的大佬之列,但是产业互联网何曾出过这样的现象?甚至至今也没有一家能够人尽皆知的“B端”企业。
此外,产业互联网在中国并不是白纸一张,早已有深耕多年的企业存在。这就意味着,“B端”的业务早就有企业在做,先发优势明显,即便大量的企业由“C”转“B”,无法撼动这些企业的地位,最终还是要转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