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市场掀起投资风暴,中印之争就此白热化?
【摘要】电力供应、官僚主义、贪污腐败、种姓制度等多种其他问题也在制约着印度制造的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印度电商行业发展迅速,这也吸引了各方人马的聚集。Flipkmart和snapdeal两大本土品牌激烈争夺市场份额之后,随着国际电商和零售领域的巨头们入局,印度市场的争夺彻底进入了白热化。
电商龙头亚马逊率先开拔,豪掷55亿美元入局印度,一举挤掉了snapdeal的份额。前不久,零售巨头沃尔玛,也开始向印度进军,宣布160亿美元收购印度本土最大电商Flipkmart公司77%的股份,彻底引爆印度零售市场。要知道,此前Flipkmart和亚马逊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5%和35%,沃尔玛入局后,无疑将与亚马逊展开直接的对话。
此外,笔者还注意到,中国马云旗下的阿里巴巴也把手伸向印度,投资了没落的snapdeal公司和刚刚兴起的paytm(类似于支付宝的线上支付平台),力图把天猫的模式带到印度,以求分得一杯羹。
而在印度的智能手机市场,争夺同样激烈。据市场调研机构IDC数据,今年一季度印度手机市场份额第1-5名分别为小米、三星、OPPO、VIVO和传音,其中小米、三星份额分别超过30%和25%,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正在为争夺“头名”角力。另据腾讯科技报道,华为在印度市场的销量增速高达146%,不久就将迎头赶上。
激战不仅仅发生在这两个行业。实际上在印度,能源、基建等许多行业都在发生着同样的事。零售领域和智能手机市场的激烈争夺,只是整个印度市场的缩影。那么,问题来了,印度市场为何导致企业疯抢?在笔者看来,印度市场遭到疯抢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互联网发展,另一个原因是印度人口红利。
如同多年前的中国一样,互联网的发展给印度带来了无限商机。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对于世界的好奇心开始通过网络满足,这也为印度经济带来了活力。
以支付方式为例,在两年前的印度,不论是大型商场还是街头小摊,人们的付钱的方式只有刷卡和现金。但在高速网络的发展下,印度开始诞生了如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一般的数字支付公司,手机数字支付开始流行,随着“废钞令”正式实施和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推广,手机线上支付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如今,线上支付正在成为印度人消费的主要手段。
笔者相信,随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今后印度的游戏产业、直播产业、短视频等等互联网行业的企业,也将快速发展,同时,也必将诞生“互联网+”的模式,在工业、医疗、金融等多个行业引发深刻的变革,从而推动印度市场和印度经济快速发展。
印度市场吸引企业的另一个原因是人口。在《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叫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在经济领域,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市场需求。
在2017年底的统计中,印度人口已经超过13亿,这样庞大的人口基数,市场需求和市场前景不可限量。不但如此,印度的购买力也非常强劲。根据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印度在25岁以下的人口,比例超过了50%,而在在35岁以下的人口,比例超过了65%,这说明中青年是印度人口的主力,而这样的群体,消费信心更高,消费观念更加灵活,拥有着难以想象的购买力,我想,许多企业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吧。
如今,印度的快速崛起,是否会对中国在世界的经济地位产生影响呢?笔者认为,暂时还不会。虽然大量资本的进入正在推动印度经济向前发展,但由于创新能力不足、规模不大,印度的经济发展质量堪忧,想超过中国恐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印度难以诞生自主品牌,创新能力不足
翻开中国的互联网圈,阿里、腾讯、网易、新浪、百度、美团、滴滴等,无一不是中国自己的品牌,无一不对中国经济有着巨大的贡献。但印度与中国情况不同。虽然印度本土诞生了很多不错的企业,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再加上印度的人口红利,国际互联网的巨头们绝不会袖手旁观,总会在第一时间予以打压,亚马逊和沃尔玛的电商之争就是最好的例证。而令印度引以为傲的线上支付Paytm,也被中国阿里巴巴牢牢把控,这也导致印度在新兴的互联网圈,少有自己的品牌,没有自主品牌就难有强劲的自主创新能力。
笔者认为,没有创新驱动的经济就如同没有思想的人类躯体,虽然可以按照别人的想法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但自己却很难创造价值,即便发展速度快,经济发展质量将受到很大制约。
“印度制造”普遍规模不大
“印度制造”是印度总理莫迪发起的一项重要改革,旨在提升制造水平,让印度人民形成“爱用国货”的局面,改变中印贸易逆差的不离局势。但有数据称,2017~2018财年前9个月,印度制造业的增长率仅为0.5%,印度制造可以说是彻底失败了。很多印度调查机构的结果也显示,相比印度制造,印度人更青睐中国制造。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印度主要输在了规模上。中国的大多数制造都是大规模批量生产,但在印度,两三台机器的“小作坊”更加普遍。这样的情况导致了生产效率的低下,麦肯锡的报告指出,印度这种模式的生产效率仅为中国制造的五分之一。同时,由低效引发的高成本,导致商品定价更高,有时甚至超过了中国制造长途运输和10%的关税费用,这样的定价显然无法被印度当地人所接受。此外,在小作坊中由于没有专业和精确的质量控制环节,产品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这也是印度人避而远之的原因之一。
当然,电力供应、官僚主义、贪污腐败、种姓制度等多种其他问题也在制约着印度制造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
国外资本的注入,虽然本意是为了开拓印度市场,却也给了印度经济活力,推动了印度的崛起。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印度国内仍存在很多的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当前资本大量涌入,有可能出现过热现象,引发其他的一些列问题,因此,投资印度市场,还需要进一步审慎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