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次CNNIC报告:我国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达1.70亿
【摘要】8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8月30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较2018年底增长259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1.2%,较2018年底提升1.6个百分点;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较2018年底增长2984万,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1%,较2018年底提升0.5个百分点。
以下为报告第三章:互联网应用发展概述
2019年上半年,我国个人互联网应用发展整体较为平稳。其中,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增长最快,半年增长率为15.5%;其次是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半年增长率为12.1%。在手机互联网应用发展方面,网络支付、网络文学、网络音乐、即时通信、网络购物和网上外卖的用户规模半年增长率均超过5%。
2019年上半年,15-19岁网民群体人均手机App数量最多,达66个;其次为20-29岁网民群体,人均手机App数量为54个;15岁以上网民群体人均手机App数量随年龄增长逐步减少,其中6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人均手机App数量为33个。
一、 基础应用类应用
(一) 即时通信
截至2019年6月,我国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8.25亿,较2018年底增长3298万,占网民整体的96.5%;手机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8.21亿,较2018年底增长4040万,占手机网民的96.9%。
2019年上半年,国内即时通信行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主要体现在企业对新产品、新功能的探索和业务营收的进一步增长两个方面。
在产品方面,即时通信传统厂商和新入局者在上半年推出多款新型产品,市场竞争重点逐步从大众化服务转向垂直细分领域,具体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即时通信传统厂商持续寻找特殊使用场景或特定行业的细分市场机会。腾讯针对驾驶场景下的即时通信使用问题,推出生态车联网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实现语音交互、方向盘按键唤起微信等功能。网易则整合云信等内部资源成立网易智慧企业部,致力于将企业即时通信工具应用于电商领域;二是陆续出现新入局者对传统即时通信供应商发起挑战。以字节跳动为例,其上半年先后推出“多闪”和“飞聊”两款即时通信产品,通过视频社交和兴趣社交挖掘细分群体市场机会。
在营收方面,即时通信企业进一步深化盈利来源,其中广告、直播和金融业务成为推动企业营收增长的核心动力。一是广告业务保持增长,小程序流量的广告价值受到企业高度重视,预期未来该业务将在其整体营收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根据腾讯财务报告数据,其2019年上半年网络广告营收在整体营收中的占比达17.1% ,较2017年同期(16.0%)和2018年同期(16.8%)进一步提升,而小程序是其广告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之一;二是直播业务提升收入。以陌陌为代表的即时通信产品通过发展直播服务提升企业营收,陌陌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当季度直播营收同比增长为14%,占其总营收的72%;三是金融业务快速发展。通过为旗下各类金融服务导流,腾讯第二季度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营收同比增长为37%,在各主要业务中同比增速最高。
(二)搜索引擎
截至2019年6月,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6.95亿,较2018年底增长1338万,占网民整体的81.3%;手机搜索引擎用户规模达6.62亿,较2018年底增长806万,占手机网民的78.2%。
2019年上半年,搜索引擎广告业务收入保持增长,但增速持续下降。企业财务报告显示,从2018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一季度,百度网络营销的营收同比增速从25%持续下降到3%,搜狗的搜索和搜索相关营收同比增速从45%持续下降到6%。经过多年发展,搜索广告业务增长出现短期瓶颈,企业必须寻求更多流量变现 方式以打破营收增长的天花板。
面对发展瓶颈,搜索引擎企业持续丰富产品功能,拓展应用场景,加强原创内容建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搜索引擎企业不断丰富产品形式和服务功能。依托搜索引擎入口,企业通过优化推荐算法、丰富信息展示形式,推动信息流产品 进一步发展,迅速将业务延展至网络新闻、短视频等领域。2019年第一季度,百度App和短视频信息流用户总使用时长同比增长83%;二是搜索引擎企业依托App开发应用内小程序,为用户提供购买商品、生活服务等方面的便利应用,拓宽应用场景、增加用户黏性 。截至2019年6月,百度智能小程序数量超过15万个,月活跃用户为2.5亿;三是搜索引擎企业日益重视内容生态建设,通过内容开放平台吸引个人、媒体、机构、企业等内容账号入驻,着力进行原创内容建设。2019年3月,百度百家号内容创作者已达210万,搜狗搜索、神马搜索等也已开始发展内容公众号业务。以上举措,将帮助搜索引擎企业提升活跃用户数和使用时长,以降低流量获取成本、拓展营收渠道。
(三)网络新闻
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6.86亿,较2018年底增长1114万,占网民整体的80.3%;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6.60亿,较2018年底增长734万,占手机网民的78.0%。
近年来,网络新闻行业管理成效逐渐显现,内容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传播形式进一步丰富,共同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
在行业管理方面,获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单位数量和服务项目不断增加。截至2019年6月30日,经各级网信部门审批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总计910家,较2018年底增加149家;服务项目数共计4560个,较2018年底增长21.1%,具体包括互联网站896个,应用程序675个,论坛135个,博客25个,微博客3个,公众账号2793个,即时通信工具1个,网络直播14个,其他18个 。
在内容供给方面,新闻生产效率显著提升。近年来,新闻生产流程与数字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这为提升内容生产效率、提高内容质量奠定了基础。例如,人民日报联合多家企业运用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推出“人民日报创作大脑”平台,在内容纠错、数据分析、信息整理等方面支持新闻创作者;新华社联合搜狗公司推出的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合成主播具备与真人同样的播报能力,截至2019年2月已发稿3400余条,累计时长达一万多分钟。
在内容传播方面,新型传播模式层出不穷,推动全媒体时代下新闻工作实现更好传播效果。近年来,网络新闻报道充分结合图片、文字、音视频、动漫等元素,推出Vlog(Video Blog,视频博客)、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直播等一系列新型新闻传播形式。例如,在今年“两会”期间,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首次实现会场覆盖,为多家媒体传输高清素材、进行全景VR直播提供了保障;虚拟AI主播也亮相“两会”,成为新闻生产的新生力量;“两会”期间还涌现出一系列贴近生活的Vlog报道,向公众传递了一种充满生活气息的“两会”文化,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二、商务交易类应用
(一)网络购物
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39亿,较2018年底增长2871万,占网民整体的74.8%;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22亿,较2018年底增长2989万,占手机网民的73.4%。
2019年上半年,网络购物市场保持较快发展,下沉市场 、跨境电商、模式创新为网络购物市场提供了新的增长动能。
在地域方面,以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为代表的下沉市场拓展了网络消费增长空间,电商平台加速渠道下沉。一是下沉市场网络消费交易额增速正逐步赶超一二线大城市,例如在“618”活动期间,主要电商平台美妆、数码等产品在下沉市场的成交额增速高于一二线城市;二是下沉市场用户规模增长仍有很大空间,截至2019年3月底,淘宝天猫1.04亿移动月活跃新增用户的77%来自三线城市及以下地区 。
在业态方面,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额持续增长,利好政策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货值456.5亿元,同比增长24.3% 。同时,跨境电商利好政策持续释放,有力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7月,国务院宣布将在现有3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基础上,再增加一批试点城市,同时提出落实“无票免税”政策 ,出台更加便利企业的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
在模式方面,直播带货 、工厂电商 、社区零售等新模式蓬勃发展,成为网络消费增长新亮点。一是营销创新持续加速。电商与直播、短视频开展深度融合,如淘宝上线独立直播平台、拼多多联合快手进行直播推广、京东购物车接入抖音、网易考拉上线短视频购物推荐频道;二是产业链整合不断深化。主要电商平台着力推动工厂电商模式,如网易考拉开设线下全球工厂店、拼多多推出“新品牌计划”、苏宁拼购签约数百家工厂;三是产业生态日益完善。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通过自营、投资等方式,加快进入社区零售领域,推动社区拼团、社区买菜等新模式快速发展。
(二)网上外卖
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4.21亿,较2018年底增长1516万,占网民整体的49.3%;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4.17亿,较2018年底增长2037万,占手机网民的49.3%。
当前,外卖行业市场格局相对稳定,主要外卖平台已拥有庞大的用户规模、商户基础和配送体系,重点在提高盈利水平和构建服务生态方面发力。
一是提升对商户的服务能力,提高平台盈利水平。2019年上半年,美团外卖提高平台商户服务佣金比例,口碑网也正式开始收取商户服务费。一方面,平台提高服务佣金,有助于反向推动平台强化自身服务能力以保持商户黏性,如美团外卖、饿了么在上半年都先后宣布将投入巨资助力商户开展数字化升级,进而提升行业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商户为应对外卖佣金上涨,通过优化外卖、外带、堂食结构,加强精细化运营等方式提升效率,保持合理利润水平。在这一过程中,运营不善的中小商户将被加速淘汰,品牌商户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二是扩大对用户的服务种类,构建本地生活服务生态。用户增速放缓背景下,外卖平台积极拓展服务入口,构建服务生态以扩大营收来源。2019年上半年,美团外卖、饿了么在社区生鲜领域加速布局。其中,美团上线“美团买菜”;饿了么建立全新生鲜开放平台,联手“叮咚买菜”探索社区生鲜。平台从外卖业务拓展到百货、鲜花、药品等全品类即时配送,再到社区生鲜服务,不断扩大服务范围。这一方面反映出外卖市场竞争已不再限于单一领域,而是呈现更加多元化特征;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外卖业务作为生活服务体系的基础,正在与新零售等相关业务深度融合,串联起更多生活服务场景,推动生态体系协同发展。
(三)旅行预订
截至2019年6月,我国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达4.18亿,较2018年底增长814万,占网民整体的48.9%。
在机票在线预订领域,航空公司之间通过深度合作提升直销能力,OTA(Online Travel Agency,在线旅行社)平台通过预判出行场景提升辅营产品 销售量。一方面,航空公司之间通过互售机票和代码共享 的方式,整合优质资源,丰富会员选择,提升获得客户的能力;另一方面,OTA企业通过对出行搜索数据进行分析,对客户行为进行预测,针对不同出行需求和应用场景精准营销,从而提高办理签证、接送机服务、兑换外币等机票辅营产品的预订量。
在酒店在线预订领域,OTA平台和酒店集团通过聚合独立酒店 提升预订量,国际酒店通过渠道下沉拓展市场空间。一方面,OTA平台和酒店集团纷纷吸引独立酒店入驻,开拓“长尾市场” ,发挥规模效应汇聚用户,利用技术手段为供应链提供支撑,从而提升独立酒店线上预订量;另一方面,国际酒店集团通过渠道下沉开拓二三线城市市场,洲际酒店、希尔顿、万豪等国际酒店集团开放旗下中端品牌,以特许经营的模式拓展市场空间。
在旅游度假产品在线预订领域,OTA平台和旅行社借助产品服务创新和渠道潜力挖掘拓展用户。在产品服务方面,OTA平台和旅行社针对用户的细分需求,形成不同的产品组合,如适合儿童和老年人的家庭游产品以及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定制服务等;在渠道拓展方面,OTA平台通过布局线下门店与在线渠道形成互补,并通过大数据技术整合线下需求进行智能营销,从而挖掘潜在用户市场。
三、网络金融类应用
(一)互联网理财
截至2019年6月,我国互联网理财用户规模达1.70亿,较2018年底增长1835万,占网民整体的19.9%。
继2018年资产管理新规 及相关细则落地后,资产管理市场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并进一步推动互联网理财市场规范化发展。2019年上半年,互联网理财市场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一是互联网理财市场主体定位日渐清晰。在2018年底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发布后,银行理财业务布局逐步加快。上半年,已有超过30家银行宣布设立理财子公司 。2019年2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基金销售业务边界和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机构的职责定位,禁止互联网流量导入、系统嵌套等变相涉足基金销售业务的行为。市场主体定位进一步厘清,将加速形成互联网理财行业健康、规范的生态,不仅有助于降低金融市场风险,也有利于金融机构、互联网科技企业二者在相关领域开展合作,充分发挥各自在产品、客户、渠道和技术领域的优势,构建合作共赢的行业生态。
二是互联网理财市场从快速扩张进入到提质升级的新发展阶段。在新监管政策下,互联网理财市场由规模扩张转向产品升级。2019年上半年,互联网货币基金 规模扩张放缓,其中天弘基金旗下“余额宝”产品资产净值规模较2018年底下降8.8% 。资产管理机构内生动力进一步释放,通过聚焦产品创新和风险管理等方式,不断扩大现金管理类和固定收益类理财范围,如推出智能投顾、智能投研 等智能金融理财服务,不断丰富市场产品种类。
(二)网络支付
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6.33亿,较2018年底增长3265万,占网民整体的74.1%;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6.21亿,较2018年底增长3788万,占手机网民的73.4%。
近年来,网络支付行业主动求变,持续创新释放发展新动能。
一方面,网络支付机构主动进行业务调整。2019年1月,备付金账户销户迎来最终期限,第三方机构上缴备付金更为彻底。受此影响,支付企业不断收紧自身优惠政策,主动向以支付体系为核心的金融科技服务方向转型。例如,大型支付机构整合支付与金融业务线,优化自身支付解决方案,成为理财、小额贷款等金融服务的有效分发渠道;中小型支付机构不断尝试对接跨境电商平台,深化企业端支付服务、拓展境外用户来源等方式,以实现转型发展。
另一方面,网络支付创新动力十足,应用场景得以延展。继扫码支付普及之后,生物识别、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等技术与网络支付业务深度融合,催生出许多不再依赖手机的新型支付方案,并逐步进入商用推广阶段。其中,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刷脸支付发展较为迅速,和扫码支付相比,其便捷性、精准性和支付效率均有所提升。例如,支付宝推出集软硬件为一体的刷脸支付产品“蜻蜓”,微信支付也推出可接入POS(Point of Sale,销售终端)机的刷脸支付产品“青蛙”,推广落地均较为迅速。此外,交通运输部明确提出推动高速公路ETC发展应用,各大银行推出不同力度的优惠活动,服务网点由线下延伸至手机银行、微信小程序等线上领域;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利用自身在线上支付的优势,同步开通ETC在线办理业务,以期完善自身在线下支付场景的布局。截至2019年7月18日,全国ETC用户总量达9151万,日均ETC发行量约42万,是2018年日均发行量的7倍 。
四、网络娱乐类应用
(一)网络音乐
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6.08亿,较2018年底增长3229万,占网民整体的71.1%;手机网络音乐用户规模达5.85亿,较2018年底增长3201万,占手机网民的69.1%。
2019年上半年,网络音乐商业模式更加健康成熟,其变化主要体现在内容生态建设、产品功能探索和业务持续发展三个方面。
在内容生态方面,网络音乐平台加大力度扶持内容创作。目前,高价竞购独家音乐版权的行为逐渐减少,合作共享版权的行业氛围已经形成。在此背景下,各大平台更加重视原创音乐资源的流量拉动作用,加大力度布局音乐创作生态,以期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具体来看,上半年各大平台陆续推出对于原创音乐作者的激励机制,通过广告分成、短视频现金激励、数字专辑售卖等方式,鼓励精品内容创作。
在产品创新方面,网络音乐厂商持续探索新功能新服务。一是大型音乐厂商重点针对个性化、社交化产品进行探索。例如,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上线新应用“Moo音乐”,以视觉化的交互特点和具有小众风格的歌单推荐机制,为用户提供新体验;网易云音乐推出新功能“因乐交友”,旨在以音乐为契机探索其在社交领域的发展前景;二是中小型音乐厂商仍努力探索自身产品的竞争优势,通过不断迭代产品,力求弥补其在用户数量、歌曲版权等方面的劣势。
在业务发展方面,用户对于网络音乐付费模式的接受程度日益增强,推动平台营收持续增长,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核心业务上,得益于用户订阅业务的增长和网络音乐版权环境的好转,在线音乐服务营收呈现稳定发展态势;二是其他业务上,以直播为代表的社交娱乐服务开始体现出相比核心业务更加强劲的增长能力。财务报告数据显示,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第二季度在线音乐业务营收同比增长20.2%,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33.0%;社交娱乐与其他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速达35.3%,远超在线音乐业务。
(二) 网络文学
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55亿,较2018年底增长2253万,占网民整体的53.2%;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35亿,较2018年底增长2527万,占手机网民的51.4%。
随着行业规范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国内网络文学业务模式更加多元,为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产业链上游,年轻作者的涌入为行业内容创作提供了活力,作品题材日渐多元化;在产业链下游,国内网络文学平台的海外影响力不断扩大,为行业营收进一步增长提供了新的空间。
在内容创作方面,题材的多样化和作者的年轻化是主要特点。一是网络文学题材选择范围日渐广阔,热门作品题材不再局限于玄幻和言情两类,科幻、历史、军事等多元化的垂直品类均有所覆盖;二是越来越多的90后、95后年轻作家在网络文学平台崭露头角,为文学内容的创作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数据显示 ,阅文集团2018年新增作家群体中,90后作家占比超过七成,95后作家占比接近五成。
在市场拓展方面,国内网络文学平台的海外业务得到蓬勃发展。一是在商业模式上,网络文学企业开始利用海外平台支持当地作者的内容创作与运营,出海业务已经不再局限于国产文学的出版授权、作品输出和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改编等模式。数据显示,海外网络文学门户“起点国际网”仅上线一年已拥有超过1.2万海外作者;二是在地域拓展上,国产网络文学平台不仅登陆了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而且开始通过国产手机制造商和海外电信运营商等渠道进入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三)网络游戏
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4.94亿,较2018年底增长972万,占网民整体的57.8%;手机网络游戏用户规模达4.68亿,较2018年底增长877万,占手机网民的55.2%。
2019年上半年,网络游戏行业仍保持了整体向好的发展态势,其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和社会影响三个方面。
在产品创新方面,云服务对网络游戏行业的影响日渐增强,有望重塑游戏的研发运营和用户体验。一是在研发运营上,云服务被广泛应用于游戏的运算、支付、数据存储、后台管理等环节,这不但为游戏的开发和运营提供了专用工具,而且可以让企业根据玩家需求快速扩展或缩减服务器数量;二是在用户体验上,基于云端平台的游戏不仅无需用户下载,而且显著降低了对显卡、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等设备的要求。腾讯和谷歌分别在上半年推出了云游戏平台CMatrix和Stadia,尝试为用户提供新的云端游戏体验。
在市场拓展方面,我国游戏厂商持续向海外市场输出资本和产品。一是资本输出上,我国多家大型游戏企业持续对海外游戏开发商进行投资,结合国内成熟运营能力和海外先进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二是产品输出上,国内游戏企业进一步加大产品出海力度,并且游戏形态从手机游戏领域向客户端游戏、单机游戏领域拓展。随着业务出海的推进,预期海外市场营收将在我国游戏企业的整体营收中占越来越高的比例。
在社会影响方面,政府和企业高度重视网络游戏对未成年人群体的不良影响,陆续展开相关行动,不断改善未成年人群体的游戏环境。一是监管政策上,《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等相关文件发布,要求企业不得宣传、介绍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二是行业自律上,人民网联合十家大型游戏公司发起《游戏适龄提示倡议》,尝试建立不同年龄段游戏内容和运营等方面的行业标准;三是企业运营上,多家游戏厂商通过升级健康系统、成长守护平台等功能强化家长和老师对学生游戏行为的监控。此外,运营商也开始涉足这一领域,通过设计定制手机卡,帮助家长实现对未成年人游戏行为的管理和保护。
(四)网络视频
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 规模达7.59亿,较2018年底增长3391万,占网民整体的88.8%。其中长视频用户规模为6.39亿,占网民整体的74.7%;短视频用户规模为6.48亿,占网民整体的75.8%。
2019年上半年,各大视频平台进一步细分内容产品类型,并对其进行专业化生产和运营,行业的娱乐内容生态逐渐形成。
在用户细分时代,各大视频平台不断开拓新兴品类市场,更加注重内容的针对性和专业性。在网络视频内容领域,为迎合多样化的用户喜好,各大视频平台以电视剧、电影、综艺、动漫等核心品类为基础,不断向游戏、电竞、音乐等新兴品类拓展。此外,各大视频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识别用户需求,实现内容的精准推送;同时,各大平台深入分析用户内容消费、商品消费的相关数据,还原用户真实需求,助力生产优质内容。例如,优酷的鱼脑系统 已经被全面应用到网络剧、综艺节目的策划生产中。
网络视频行业的娱乐内容生态逐渐形成,实现多方价值共赢。娱乐内容生态主要以IP为中心,通过整合平台内外的资源实现联动,从小说、漫画,到网络剧、综艺、动漫、电影,再到授权游戏、商品、服务等,实现视频内容与音乐、文学、游戏、电商等领域协同发展,形成生态链闭环。例如,爱奇艺以网络视频为基础,逐步扩展到文学、游戏、漫画、票务等多元娱乐领域,通过各领域的相互关联和协同,强化平台的盈利能力;腾讯视频在整合平台内资源的同时,利用QQ音乐、腾讯文学、腾讯游戏等平台联动合作,实现多方共赢。
2019年上半年,短视频行业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走向规范化,同时加快与其他领域融合,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青少年防沉迷系统”全面推广上线,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为防止青少年沉迷于短视频,2019年3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组织抖音短视频、快手、火山小视频试点上线青少年防沉迷系统;5月,在总结前期试点工作经验基础上,防沉迷系统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目前已有21家主要网络视频平台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限制青少年用户的使用时长、时段、功能和内容。未来,相关平台还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不断提高对青少年用户的识别精准度,同时汇集社会各方力量,扩大“青少年防沉迷系统”覆盖范围,进一步提升对青少年的保护力度。
短视频加快与电商、旅游等领域的融合,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在电商领域,一方面,各大电商平台纷纷以独立的短视频频道或应用的方式,引入短视频内容,利用其真实、直观的特点,帮助用户快速了解商品,缩短消费决策时间,吸引用户购买;另一方面,短视频平台通过与电商合作的方式,打通用户账户,吸引用户直接在短视频应用内购买商品,形成交易闭环。在旅游领域,短视频平台加强与各大景区或城市合作,对旅游资源进行包装和推广,联合景点、城市推出主题视频挑战活动,助力打造“网红景点”“网红城市”,在带动地方旅游收入增长的同时,也促进自身内容和商业模式的多元化。例如,重庆“李子坝轻轨穿楼”“洪崖洞”等网红景点带动当地旅游经济,2019年“五一”假期,重庆市游客数量、旅游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10.6%、33.5% 。
(五)网络直播
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4.33亿,较2018年底增长3646万,占网民整体的50.7%。其中真人秀直播、体育直播的用户规模分别为2.05亿、1.94亿,分别占网民整体的24.0%、22.7%,较2018年底分别增长4.3、1.5个百分点;游戏直播、演唱会直播的用户规模分别为2.43亿、1.16亿,分别占网民整体的28.4%、13.6%,较2018年底基本持平。
2019年上半年,各大直播平台积极探索“直播+”模式,布局内容生态,电商、短视频等平台也纷纷利用“直播”优势,带动自身业务发展。
各大直播平台通过拓展内容生态,带动营收增加。上半年,各大直播平台积极推动“直播+”布局,与电竞、综艺、文化、旅游、教育等产业相结合,努力构建多元化、差异化、高品质的直播生态体系,成为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例如,YY直播开拓二次元 、情感、户外、美食、旅游等内容品类,尝试多种类型自制节目,通过引入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机构、线上线下模式结合、跨次元合作 等方式进行内容生产,丰富自身内容体系;虎牙直播则通过签约职业战队、抢占赛事版权、自制赛事IP等手段,进一步深入布局电竞产业链。2019年第二季度,欢聚时代(YY)、虎牙直播平台的直播业务营收分别为59.23亿元、19.22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6.4%、93.7% 。
电商、短视频等平台看重直播的盈利潜力,纷纷布局直播领域,相互融合发展。电商平台简化门槛吸引主播入驻,聚集粉丝,建立平台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连接,催生市场不断壮大。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蘑菇街直播业务实现增长,直播相关的交易总额同比增长138.1%,使用视频直播服务的移动月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42.1% 。2019年“618”期间,淘宝直播带动商品销售130亿元,开播商家数同比增长近120%,开播场次同比增长150% 。同时,碎片化、精细化的短视频内容与即时互动的直播方式相融合,共享用户流量,实现优势互补。例如,快手推出独立游戏直播App,抖音短视频全面放开用户直播权限,不断探索“短视频+直播”的运营体系。
五、公共服务类应用
(一)网约车
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约出租车用户规模达3.37亿,较2018年底增长670万,占网民整体的39.4%;我国网约专车或快车用户规模达3.39亿,较2018年底增长633万,占网民整体的39.7%。
在政策监管方面,网约车行业合规化初见成效,规范化运营夯实发展基础。《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三证齐全成为当前我国网约车市场准入条件。截至2019年2月,全国有247个城市发布网约车规范发展的具体意见措施,110多家网约车企业获得经营许可,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68万本,车辆运输证45万本 。网约车行业合规化的稳步推进,促使行业经营日益规范化,竞争环境更加公平有序。
在运营服务方面,网约车企业调整发展战略,持续优化业务布局。一是企业加快推进资源整合,美团、高德等企业在平台上接入多家出行服务商,通过规模效应聚合用户资源,以差异化运营抢占App入口、提升用户黏性;二是模式多元化,网约车企业拓展多种业务模式提升运营能力。首汽约车、神州专车等自运营模式企业调整为自运营与加盟并行方式,滴滴出行、易到用车等加盟模式平台通过招聘企业专属司机、定制自有新能源汽车等方式,拓展自运营业务;三是重点发力,优势企业集中力量经营出行相关的基础业务,从而控制企业运营成本,夯实安全服务基础,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品质。
在用户应用方面,网约车用户分布广泛,年轻化特征明显。从地域分布来看,截至2019年6月,网约车用户群体已经覆盖我国31个省(区、市),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率均超过三成。其中东部地区网民使用率为54.0%、中部地区为43.4%、西部地区为44.8%、东北地区为34.6% ;从年龄结构来看,网约车用户在20-29岁、30-39岁年龄段网民中的使用率分别为74.0%、57.0%,均高于其他年龄段。
(二)在线教育
截至2019年6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2.32亿,较2018年底增长3122万,占网民整体的27.2%;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1.99亿,较2018年底增长530万,占手机网民的23.6%。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在相关政策指引下,在线教育逐渐延伸至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未来,以AI技术为驱动的个性化教学将成为在线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乡村课堂在线化逐步推进,弥补乡村教育短板。随着部分乡村地区视频会议室、直播录像室、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名校名师课堂下乡、家长课堂等形式逐渐普及,为乡村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上半年,部分欠发达地区通过引入“线上名师授课+线下实时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定期安排一线教学专家通过网络课程对当地师资进行培训,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切实增强当地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6月,我国农村地区网民在线教育的使用率为17.6%,较2018年底增长2.1个百分点。
以AI技术为驱动的个性化教学成为未来在线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上半年,各大在线教育平台在“AI+教育”领域推出了较为成熟的产品。相关产品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为基础,一方面通过语音测评、与AI老师互动等方式,增加课堂趣味、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以高级算法为核心,通过大数据分析学员的课堂行为、学习效果,有针对性地建立学生画像,提供最佳的个性化学习解决方案。
来源: 腾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