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贷”频发的根源在于对群体的漠视
【摘要】最近一周以来,关于“裸贷”的消息持续发酵,甚至还引发外媒的关注。事件源于上百名年轻中国女性为了得到贷款,用自己拿着身份证的裸照来进行抵押,通过借贷宝借贷,最终因为贷款逾期等原因,导致这些作为抵押的裸照在网上泄露被广泛流传。
从媒体逐渐深入的各方报道来看,“裸贷”问题由来已久,并且已经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还衍生出“肉偿还款”这样扭曲的盈利方式。但“裸贷”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暴力催收、裸照泄露等系列事件,除了反映出网贷市场的粗暴与不规范外,其背后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对高校群体的漠视
对群体的漠视,首先在于政策覆盖面有限以及监管部门的滞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高校消费的逐年增长,让很多经济能力有限的学生捉襟见肘,国家以及各个高校也都推出了各类助学贷款,但高校的扩招潮让这类助学贷款的覆盖面极其有限。要申请助学贷款,除了本身要出具各种证明外,还要拼各种关系。这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让大量有实际贷款需求的人,游离于政策之外,而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可能转向其它途径。
网贷的出现以及对高校人群的渗透,无论是信用抵押、还款能力以及规范性方面,这种风险性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很容易成为群体行为。但直到今年8月,中国银监会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年内,银监会也曾两度发声,要求规范“校园贷”。此外,上海、广州、重庆、深圳等地都纷纷出台了“校园贷”相关规定,其中既有行业协会主动“自律”,也有教委等部门拉出“负面清单”。监管方频频出手的同时,“裸贷”事件仍不断出现,这都不断考验着监管部门在事前判断以及今后的执行管理。
其二,对群体的漠视,还在于市场参与方的责任以及合规性。从“裸贷”表层来看,其参与方包括网贷平台、借款人和出借人三方,但背后则反映出整个贷款市场制度的缺失。比如银行是传统主流的贷款主体,面向高校群体曾推出专门的信用卡业务,随后被叫停,但之后再也没有推出类似的创新业务,这样才让其它网贷机构抢了先。但网贷本身缺乏相应的规范性,大都只是建一个平台,形成借款、还款这样简单粗暴的流程和模式,连基本的风控都达不到,更谈不上做更多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比如在美国,目前学生贷款市场被分割为几大部分,最大的部分为美国联邦政府提供的学生助学贷款。其他还有学生贷款市场协会(Sallie Mae,简称萨利美)提供的学生贷款,各大商业银行提供的私人学生贷款,以及网贷公司推出的学生贷款项目。学生网贷平台相比于传统的银行和联邦学生贷款的优势在于,它们提供的贷款利率通常较低,有着更为个性化的贷款还款方式,并且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优势,简化申请贷款的手续和时间,相比传统贷款有着更为良好的体验感。而且不同的贷款平台会提供不同的线下活动和特殊服务,帮助还款有困难的借款人重新设计还款方式、甚至帮助他们找到新工作。
显然,高校群体有着独特的金融服务需求,政府和市场需要合力为其提供相应的机制和制度保障,如果缺乏监管和创新,要么又会陷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
其三,对群体的漠视,还体现对高校群体本身缺乏基本的认知和判断,过于片面化和简单化。根据数据统计,2015年高等院校在校学生(学士+硕士+博士)人数约为2804万人,这样一个群体虽说数量不大,但是其背景和构成却极其复杂。比如他们有极强的消费需求,但没有相匹配的经济来源;他们有一定民事行为能力,但是对风险没有足够的判断;他们很容易被利用受到伤害,但没有任何背景和对等的权利来进行保障。正如有些媒体所称,高校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还不如农民工,属于真正的弱势群体。
回到“裸贷”本身,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叠加,让高校学生成为网贷机构眼中的“肉鸡”。国外也有相应的校园贷机构,但是会根据借款学生所在的学校排名、专业技能体现以及以往社会信用等综合评估,同时提供相应个性化的贷款利率。但对于国内的网贷机构来说,这样的评估显然耗时耗力,只能采用最简单粗暴的“裸照”,从道德层面形成对借款人的约束和制约,自然谈不上任何的信用体系建立。
最后,深8君认为,目前国家政策提倡做普惠金融,不仅仅是让更多人享受到金融服务,降低门槛,更在于能够建立一个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市场,将以往被漠视的群体纳入其中,真正研究和发掘各个群体的需求,发挥金融服务的长尾效应,“裸贷”事件的频发也再次敲响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