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失中国互联网黄金八年,重返的谷歌还有机会吗?
【摘要】错失了中国互联网黄金八年的谷歌,面临的问题远比想象中的更多。
8月1日,美国调查新闻网站The Intercept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谷歌计划推出“审查版”的搜索引擎,以符合中国法律规定,为重返中国做准备。The Intercept曾曝光美国前特工斯诺登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监控全球电脑的秘密等重大新闻,在业界有较高的知名度,所以此消息一出,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不过据证券日报网从相关部门获悉的信息来看,有关谷歌或重返中国的传闻并不属实,而且业界多家媒体对当事双方都进行了确认,却没有得到任何一方的确切回复。在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大背景,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谷歌短期内重返中国的几率很小。
虽然谷歌何时重返中国,关系到国内整个互联网环境和形势的变化,但是退一万步讲,即使谷歌以“审查版”的搜索引擎顺利返华,真的能搅动国内市场格局吗?怕只怕最后还是只剩下一张情怀牌。
错失了中国互联网黄金八年的谷歌,面临的问题远比想象中的更多。
退而重返、返而后成的公司,在国内没有先例
2010年3月23日,谷歌宣布关闭在中国大陆的市场服务,此后长达八年的时间,其一直在重新返华的边缘试探和徘徊,可最终总是不得而入,这其实只是国外互联网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一个缩影。
作为腾讯QQ曾经的劲敌,微软MSN早在2004年左右就成功在白领用户群体中扎根,当时开心网出来之前,不开机挂个MSN简直就不能称得上是个白领。然而MSN最终还是败退中国,它最明显的问题在于产品越来越僵化,而QQ则在不断的更新中完善个性化功能。拥有同样命运的还有曾经全球第二大社交网站MySpace。
聚友网2008年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其覆盖人数超过1500万,当时的校内网则有1000万实名制会员,只可惜这种风光日子延续了不过一两年,国内本土社交网站的兴起使得本来在美国发展不顺的MySpace雪上加霜。2011年11月,MySpace聚友网关闭网站,对外以故障回应。
除此之外,Adobe、百思买、eBay以及谷歌皆在2010之后的近三四年时间里,宣布退出中国,而国内则正是移动互联网浪潮来临之时,本土企业借助一个又一个风口成功掌握了互联网的话语权。可以说,国外互联网企业丢失了中国市场的空白,中国市场上早已处处立满巨头,这也意味着意图重返中国的“谷歌”们,监管问题可能只是一道基础的坎。
实际上,重新进入国内市场的公司,大部分非但没有重现当年的一时风光,甚至都没能掀起很大的市场涟漪,这对谷歌来讲莫不是一个警戒。
以eBay为例,自2012年将易趣剥离、宣告失败后,eBay算是最积极回归中国的企业。从牵手奢侈品电商走秀网,到在京东全球购平台上线“eBay海外精选”频道,直至高调地进入拍卖行业,相比谷歌所受的诸多限制,eBay可谓幸运,可是皆以失败告终,其中这结果可以预见,毕竟国内电商市场两极强势、垂直赛道各有竞争者。
不仅仅是互联网巨头,众多消费电子大厂一旦长时间离开中国市场,要想再重新夺回用户难上加难,结果都是在情怀尽失下悄悄溜走,比如最近夏普手机传出第三次退出中国。
谷歌返华,其境遇和艰难可见一斑。
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还能有谷歌的位置吗?
相比一脚踏入万亿美元大关的苹果,谷歌近来的市场表现稍逊一筹,尤其是现在因为最大数额的罚款,其与欧盟的关系也落到了空前冰点。由此有业内人士认为,迫于营收压力对外释放出重回中国市场的信号,可能只是刺激基本市场的动作。
但是与之前应用商店、AI小程序的尝试都有所不同,这次传闻指向的是谷歌核心的搜索业务,一旦成真,可能意味着国内监管对谷歌最大程度的放开,同时对整个行业来讲也是一次震动。不过理性来看,一个“审查版”的搜索引擎到底能掀起多大的风浪呢?谷歌的技术和情怀能破除本土化“魔咒”吗?
2009年谷歌还没有退出中国市场前,《华尔街日报》曾报道,在首席执行官李开复任职期间,谷歌在中国搜索市场上的占有率最高也只有29%。一方面,其无力从主要竞争对手处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固有的市场份额出现明显下滑趋势。以艾瑞数据为例,2005年的时候是26.9%,到2009年变成18.9%。
也就是说,在外力尚未介入国内搜索市场的提前下,谷歌已经开始逐渐式微,而退出中国只不过令这种趋势戛然而止。所以,随着搜索市场的马太效应愈来愈明显,即使是谷歌可能也要长久被百度压制。
更何况在谷歌空白的这八年时间里,国内搜索的格局再难撼动。以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给出的2018年1月国内搜索引擎市场占有率排行榜看,百度以69.74%的市场份额高居首位,360搜索、神马搜索、搜狗搜索紧跟其后瓜分27.23%的市场。这种形势之下,已经根深蒂固的用户习惯还能更改过来吗?
当然,谷歌重返中国不是只有一条搜索的路可走,借助庞大的业务线,安卓、智能硬件以及AI技术的商业化等等,都有可能和本土企业一较高下。只是,届时谷歌不得不面临中国移动互联网各个入口都由巨头把持的现实,比如信息流平台上有百度、今日头条相互较劲,应用商店市场,豌豆荚、应用宝之外,各手机厂商自主品牌应用商店争相竞争。
即使以后AI商业落地,也不可能脱离移动端的影响,由此,谷歌要想在国内有所作为,很大程度上将受制于当前的互联网局势和巨头公司。
八年前,谷歌不懂中国市场,八年后,谷歌还能弄懂中国用户吗?
如何本土化依然是谷歌们难以克服的顽疾
败走中国的魔咒,在国内开始进入移动互联网浪潮时,一度集中爆发,时至今日,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日渐强烈。以优步并入滴滴为典型代表,这个原本在全球市场战斗力非凡的打车巨头,在中国之前,进入其它国家几乎如入无人之境,但最终还是败于国内企业,这说明互联网新兴商业模式下,国外巨头进入中国竞争力依旧大打折扣,或许依然是本土化的原因。
正如当初的谷歌,之所以一直被百度压制,很大程度上源于本土化工作的缓慢进程,归根究底也与当时谷歌高管对中国市场持有的傲慢心理所致。比如2006年年初闹得沸沸扬扬的“牌照门”事件没有给公众一个交代后,随之接连发生了“地图门”,昭和、日满之类的词汇,完全轻视了国人情感。
这些遭国内用户诟病的事件,印证了谷歌本土化的疏漏。而与之相反,百度正擅长于此,无论是产品推出还是营销推广,都更迎合国人习惯,比如通过百度联盟将站长网站收入麾下,为百度搜索的发展提供内容和流量土壤,同时百度贴吧、百度MP3、百度文库则构成产品矩阵,令谷歌陷入单兵作战的困境。
虽然今时不同往日,一直在门外徘徊的谷歌,必然对中国市场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但这八年时间正是国内互联网风云变幻最显著的阶段,即便是互联网巨头也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谷歌即使顺利进入中国,本土化进程的开展也未必快过市场形势变化。
比如国内传统的互联网广告市场,近几年都被信息流抢了风头,而谷歌的业务核心依旧在PC端,其本身在信息流广告业务上就相对羸弱,又何尝能在国内应对百度、今日头条的竞争?在美国,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应用在信息流广告领域占据越来越高的比重,不仅仅源于其移动端的优势,社交应用的分享性、互动性等均让它备受广告主青睐。
谷歌已阔别中国八年之久,要想重新唤醒用户的情感、进而撬动用户习惯,不得不依赖其技术上的优势去挖掘用户有效信息。但是回想前段时间刷屏的“猜画小歌”,在用户纷纷感慨谷歌AI技术的精准性之余,不少网友皆指出谷歌收集数据的“本意”,这说明用户对信息的敏感性更胜以往,今时早已不同往日。
以往或许是谷歌排斥本土化,而现在谷歌想要积极本土化,必须要做出极大的让步。
目前来说,对所有想要重返中国的国外企业来讲,中国市场依旧只是个梦。
歪道道,独立撰稿人,互联网与科技圈深度观察者。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以上文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金评媒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