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在家里被裁的人,复工后都去哪了?
【摘要】全国各地陆续复工,虽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回升,但形势依然严峻。
2月份,脉脉数据研究院联合Tech星球,对职场人当月的薪酬状况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有34%的职场人被调了薪酬,其中有20%的职场人仅获得基本工资,19%的职场人薪酬被延迟发放,9%的更是直接被停了薪。而且大部分人所在的公司,都强制执行了调薪政策,员工不接受就得离开。
所以,因调薪而生活受影响较深的一部人选择逃离。
不过还有两种员工更惨,一种是人都在,可公司倒闭了,另一种是公司断臂求生,刚刚复工没几天发现被裁了。
生死存亡之际,也是考验人性的时刻,有的小公司老板卖房发工资,好聚好散,有些大公司则强制部分员工待岗,只发最低保障工资,变相裁员、规避“N+1”赔偿金。或许,活下来有时候比放弃更难。
如今,全国各地陆续复工,虽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回升,但形势依然严峻。
招聘的“追”不上失业的
3月5日,腾讯启动2020年度春季招聘,面向高校学生开放超过3000个暑期实习生与应届生补录岗位,面向全行业开放近5000个社招岗位;3月10日,网易也启动了春季实习生招聘,面向应届毕业生开放超过1500个暑期实习岗位。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招聘季来临,很多互联网大厂正在逐渐释放招聘需求。一名招聘网站的负责人表示,“IT行业仍是最缺人的行业”。
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春招就业市场中,互联网行业30%的新增岗位为技术类,这一占比甚至要高于往年互联网公司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换句话说,非技术类人才的求职空间其实被缩减了,而且更关键的是,放大到整个就业市场,像腾讯、阿里、京东这样积极招人的企业并不多。
智联招聘CEO郭盛曾表示,实行裁员的企业数量高于积极招人的企业数量,裁员的企业数已经占到了30%以上,仍在积极招人的企业只占20%-25%。
一位去年年底离职的互联网从业者坦言,“疫情下很多企业都在裁员降薪,我觉得最难的不是面试,而是获得面试的机会”,她从年后到现在,共投了20多家公司,至今还未获得一个明确答复。
招聘企业不积极,失业人群却与日俱增。201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超过3000万,个体工商户数量超过7000万,他们吸纳了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然而受疫情影响,2/3的中小企业现金维持时间在2个月内。据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从2020年1月1日起至今,已有逾750家企业发布破产公告,该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中。
而这每一个破产企业的背后,都是数十、数百员工骤然失业、无处可去。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2月份中国经济数据显示,2月份,受疫情影响,企业停工停产增多,用工减少,就业人数下降,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2%,创下2000年以来的新高。
当然,失业率的高升,不仅仅是破产企业所致,还有大面积的企业裁员。尤其是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从航空、酒旅、餐饮到广告传媒、汽车、金融等,大至行业巨头小至中下游企业,都纷纷裁员以自救。而他们大幅缩减人力成本,也意味着疫情过后对人才的需求大大降低。
如此看来,僧多粥少,求职者能往哪里去呢?
当主播还是跑快递,这是一个问题
王兴曾感慨,2019年是过去10年里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10年里最好的一年。
且不去预测往后,今年绝对是验证了这句话。经济下行再加上疫情突发,很多人的命运可能因此而改变。尤其是对当前的失业人员和年轻的应届毕业生来讲,就业形势的复杂引导他们正在做出新的选择。
人到中年的李东是杭州一个司仪团队的创始人,也是一名专业的婚礼和商务主持人。因为疫情,他上半年的婚庆主持和商业活动几乎全取消了,没有收入进账,家里各种生活开销,让他“有点顶不住”。前不久,李东开始在某直播平台上做音乐主播。一天两场直播,上午一场,晚上一场,不到7天,直播间里积累了两三千的固定粉丝。
在等待行业回暖的时间,对他来讲,直播是一种尝试,也是一个有转型机会的“副业”。
与其它行业不同,疫情发生以来直播的人才需求量逆势猛增。数据显示,针对直播相关岗位而言,招聘职位数在一个月内同比上涨83.95%,招聘人数增幅更是达132.55%。除全职岗位以外,直播类岗位也成为灵活就业的蓄水池,直播相关兼职岗位的数量同比增长166.09%。
近两年来,主播已经成为年轻人就业的首选,如今受疫情影响,其它行业招聘需求缩减,唯独直播人员需求上涨,这其实是变相地把不少人的求职方向推向直播行业。
不止是直播,在线教育、在线医疗以及疫情期间大大小小企业的线上化尝试,也催生出了庞大的用工需求。据猎聘发布的大数据报告显示,互联网医疗、在线教育、远程办公和生活服务类互联网产品的人才需求,自2月初以来得到了迅猛增长,四个行业的新增岗位数同比超过78%。
一位师范学校的应届毕业生表示,去年学校秋招时有很多公办学校参与,而参与今年春招的基本上都是教育培训机构。她有一部分同学已经和一些在线教育机构签了合同。
就业竞争加剧,求职者很容易被此时还在积极招人的企业吸引过去,除了在线直播、教育等,很多一线岗位也存在人员空缺。如京东物流开放了2万个一线岗位,涉及快递员、仓储员、分拣员,菜鸟供应链也开放了2万个一线岗位,大部分是库内操作岗。
即将毕业的北京应届生刘新,去年曾在某互联网公司实习三个月,本以为今年能够转正,然而因为疫情该公司停止了春招计划。这时,他的一位舍友找了一份京东物流仓储员的工作,在其劝说下,他决定从一线岗位做起。
刘新深知今年缺乏工作经验的毕业生要留在北京有多不容易。
互联网就业不“香”了?
根据《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4至2018届本科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50%上升到54%,2014至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从65%上升到68%。
互联网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是一线城市毕业生、离职或跳槽员工的首选,然而连赶着经济下行和疫情突发,再加上互联网诸多行业不断暴雷,很多求职者的就业理念已经发生变化。
985高校毕业的计算机系学生赵嘉明,在杭州毕业一年后积攒了不少开发经验,年前他决定离职去北漂。对AI商业前景充满无限憧憬的他,当时已经受到了一家AI初创公司的青睐,而之所以选择初创公司,更主要的是看中了他们的股权激励。只是,近期他被告知该公司短期内不再招人。
如今,赵嘉明改变了求职方向,把眼光放在了疫情期间受益的游戏行业。他直言“想去有钱的公司”。
互联网公司对技术型人才向来偏爱,但尽管这样,很多求职者也知道踩中风口、靠股权实现财务自由的时代渐行渐远。所以,相比可能无法兑现的股权,他们选择“真金白银”。
求职者变得务实、谨慎,一二线城市漂泊的年轻人,内心也在动摇。根据58同城发布的《2020年就业趋势调研报告》显示,疫情后将调整工作状态的职场人中,选择回家乡发展的比例高达36.5%。脉脉上也出现了类似的话题讨论——疫情之后,该不该听爸妈话回家找个“铁饭碗”工作?
参与问答的1173名职场人中,近70%的参与者都选择了“应该”。这种态度的转变和疫情以及当前激烈的就业环境脱不开关系。
李文谦是一位文科出身的毕业生,他在广州面试过网易、三七互娱、欢聚时代等几家大公司,但屡屡碰壁。临近毕业,最后选择了一家佛山的陶瓷公司。这意味着他即将离开生活四年的大城市广州,回到老家,做一份与专业不对口的安稳工作。
回老家、求安稳,这其实无可厚非,但在这种理念之下,一线城市的人才流出将进一步加剧。
尤其是我们看到,近两年来毕业生的期望薪资越降越低,与在一线城市工作生活要承担的压力一对比,很多人的选择自然开始偏向其它城市、其它工作。
持有这种想法的也包括疫情期间被裁的员工。经历996、裁员优化、收入降低等情况,职场失业风险猛增,这个时候“稳定”就显得重要了。
疫情之下、人生百态,破产的破产、裁员的裁员、再就业的再就业,每个人可能都面临重新选择,但当前的经济和就业环境,也决定了他们将更加谨慎。或许真要等到各行各业复苏,我们才能放下心来,重谈理想与价值。
歪道道,互联网与科技圈新媒体。同名微信公众号:歪道道(wddtalk)。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