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资金托管银行犯难 是鸡肋还是被埋没的金子?

首页 > p2p资讯 >正文

【摘要】在互联网金融监管破冰的同时,P2P资金的“搬家”已成定局。然而,由于行业存在的巨大声誉风险,P2P资金托管要“跨进”银行大门也并非那么容易。面对万亿市场“蛋糕”的诱惑和平台信誉背书的压力,银行也在被迫做出抉择。

  lanyang  ·  2016-07-29 11:35
P2P资金托管银行犯难 是鸡肋还是被埋没的金子? - 金评媒
作者: lanyang   

  在互联网金融监管破冰的同时,P2P资金的“搬家”已成定局。然而,由于行业存在的巨大声誉风险,P2P资金托管要“跨进”银行大门也并非那么容易。面对万亿市场“蛋糕”的诱惑和平台信誉背书的压力,银行也在被迫做出抉择。

  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等多家银行早已着手寻觅筛选P2P平台客户,谋求合作,但是此前受限监管政策缺失达成合作的寥寥无几。

  与此同时,从收益、风险和工作量的匹配上来看,银行对P2P资金托管业务的兴趣并不浓烈,大多以观望为主。

  声誉风险隐忧

  《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后的出现首家P2P与银行的资金存管合作是在7月28日,P2P平台爱钱帮与徽商银行旗下的直销银行“徽常有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并在行业内首创了“银行资金存管+余额理财”模式。

  在确定与徽商银行的合作之前,爱钱帮曾与多家银行有过接触,其中不仅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一些商行,更有国有银行。从零到一的过程非常难,这其中有银行与P2P平台之间的多重博弈,牵绊双方合作的进程。

  目前P2P平台还是鱼龙混杂,针对P2P行业的监管细则还没有出台,未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通过统计发现,仅今年7月份,在全国范围内由于跑路、停业、提现困难等原因成为问题平台的公司已达到93家。如果合作的P2P平台出现跑路情况,会对银行声誉造成影响。

  存管避责?

  从银行收益和风险来看,P2P资金托管业务在银行的争议颇大。

  目前银行资产托管的费用大概在千分之八至百分之五之间,相比P2P资金的托管费用明显超出很多。尽管P2P平台在银行的托管费用较高,但是大部分P2P都乐意与银行开展资金托管合作,从而得到银行隐性的信誉背书,而这也正是银行慎重的地方。

  刚刚出台的《指导意见》第十四条指出:“除另有规定外,P2P平台资金都应由银行方存管。”如今,部分银行人士将银行“存管”和“托管”以银行是否承担责任区分开,认为“托管”是涉及到银行监管行为,需要负上相应责任,而“存管”则相反。但是,目前行业内也并未达成共识。

  资金存管在银行,银行保存资金但是却能够规避责任。王此前第三方支付和银行提到的所谓对P2P平台的“托管”,其实主要是对账户系统的“托管”,并不是真正的“托管”,是概念的误用。

  监管层对资金存管的初衷也就是资金和平台安全,不论存管还是托管,银行是逃脱不了干系的。

  鸡肋效应

  通常来说,银行托管部的系统交易都相对较大,笔数并不多。而P2P的交易则面临额度小、分散等特点,给托管业务带来了很大的改变。

  很多系统都需要改变和调试。从P2P进入银行托管体系的进度看,如今推动的略微缓慢,而更多的银行也是在纠结中。

  随着银行逐渐介入P2P平台的资金存管,肯定会有一些平台达不到银行的准入门槛。对于投资人而言,他们并不知道哪个平台好。但是银行通过筛选,可以知道哪家平台资质更优,从而对他们合作的P2P平台起到增信的作用,客户出于安全性考虑也会优先选择有银行存管的P2P平台。这就会出现优胜劣汰,P2P行业将面临一个清理的过程。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lanyang

评论:
    . 点击排行
    . 随机阅读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