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离消灭现金还早,5年不够
【摘要】说到无现金,早在2015年,微信支付就发起了“无现金日”活动,就在今年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就无现金社会做了相关提案。从无现金日到无现金社会,是极大的跨度,在中国,5年也许不够。
现如今走在北京大街上,连路旁卖烤红薯的小商贩都开始使用微信支付了,走进商场,基本所有商户在现金交易外,都接受银行卡、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交易方式。有人说,我们淘汰了贵金属货币,迎来了纸币的天下,现在是时候淘汰纸币,走向云支付了。拥有一部手机即可实现随处消费,无现金社会似乎已近在眼前。
前两天,无现金联盟在杭州宣布成立,在这座移动支付之城,蚂蚁金服宣布计划投入60个亿,五年时间内,推动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说到无现金,早在2015年,微信支付就发起了“无现金日”活动,就在今年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就无现金社会做了相关提案。从无现金日到无现金社会,是极大的跨度,在中国,5年也许不够。
总有人想“消灭”现金
对现金的“杀伐”由来已久,在《现金的诅咒》一书中,罗格夫呼吁美国取消大额钞票,进而取消纸质货币。他在书中写道,“纸质货币是限制全球金融系统畅通运行的主要障碍。”他认为取消大额钞票能有力打击经济犯罪,遏制避税行为等。
大量现金交易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在学界基本达成了共识,无现金社会的好处是极为深刻的。无现金社会能够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减少现金的发行成本和管理成本,打击地下非法交易、减少盗窃抢劫;减少现金存量有助于推动负利率,在全球经济危机的时候,实施负利率或有除颤效果。当然无现金社会的弊端也很明显,所有支付活动均在网上进行,安全隐患突出。
推行无现金社会国家的对比
先来看发达国家,早在2013年,瑞典就大刀阔斧地取消了大面值钞票,到2014年,瑞典只有五分之一的零售交易使用现金。2015年,丹麦也开始向无现金社会迈进。在这个以安徒生童话、美人鱼闻名的国家,其人力成本是非常昂贵的,所以有助于解放劳动力的技术或工具推行起来十分顺畅,再加上丹麦全国总人口不到600万,其中近一半人在使用同一家银行推出的手机支付业务。在社会保障高度完善的丹麦,很多事情都是由国家来买单,需要花钱的事本来就少。
发展中国家同样也在推进无现金社会,2016年11月,印度政府突然宣布取消两种大面值钞票,意在促进印度电子支付的发展,改变印度的消费形态。此举引发部分印度民众抗议,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表示“无现金社会只是服务大人物的,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在政府的强压下,人们被迫过上了无现金生活,然而事实却没有那么美好,银行支付系统频频出现故障,连最基本的金融支撑都难以保障。
我国推行无现金社会的阻力
目前,中国有近14亿人口,有百分之六七十的人生活在农村,虽然移动互联网覆盖率很高,但支付系统软硬件基础设施相对缺失,据统计,每10万印度人只有18台ATM机,每10万加拿大人有222台ATM机,中国人则是55台。再加上中国经济发展失衡,东西差距、城乡差距大,很多地区教育水平不够,人们移动支付的习惯尚未形成,无现金社会的推进阻力明显。
当然,这并不是说无现金社会在中国没有可能,随着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不断衍生出新的聚合支付模式,进一步降低卖方线上交易成本,也许日后会形成卖方主导。一项最新调查显示,70%的中国网民表示他们不再需要每天支付现金,在中国超过七亿的网民中,大约60%的人通过手机支付。
在中国无现金社会的推进中,市场仍要处于主导地位。理查德·冯·格拉恩在《纸币的起源》中曾论述过这样一个观点,引用如下:西方货币理论强调的是,在市场交换中商品公平价格的决定问题,与此完全不同,中国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强调的是,如何通过相关政策安排,使统治者能够熨平时而匮乏时而充足的经济兴衰周期,以满足国家和人民的物质需要。
总之,中国进入无现金社会,需要市场主导政府辅助,5年时间也许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