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凯
专注大数据,互联网金融,P2P,信用建设,金融脱媒等。微信公众号:samchenkai。从事金融前沿研究和分析工作,主要立足于互联网和银行、电商分析,擅长财经和IT互联网综合,涉猎于互联网金融。
文章
-
消费金融ABS暂停?但阻止不了前进的生态
2016-12-05虽然ABS有从紧的趋势,但是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后端的大数据风控和生态建立不会就此停下脚步。
金融 评论(2) -
谈到互助保障,渠道是否是核心竞争力?
2016-11-25未来区块链在互助保障行业中发挥的作用会愈加明显,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和互助保障规则的结合,实现了契约在分布式系统下的自动和自主执行,从而保证契约的公正性,大大提升运作效率,让互助变得更高效。
-
一窝蜂做消费金融,利润空间大是直接导因
2016-11-01不过随着互联网金融发展,线上数据和线下风控可以有效结合,加上个人征信领域的不断完善,可以从个人消费的潜在用户中筛选出一些较为优质的用户,这样风险和利率相匹配,利率弹性空间也较大,最终也能在覆盖风险的前提下实现较大的息差空间。而这个息差空间,成为目前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P2P以及互金巨头们都在开拓和尝试的市场。
-
产业实体纷纷收第三方支付,跟风之后影射战略布局?
2016-10-08产业方实体之所以对第三方支付牌照感兴趣,一方面是通过支付业务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进行融资和资本利用的创新尝试,另一方面则是利用旗下的零售、地产、租赁等具体实体产业进行互联网化的运作,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迎合了中小第三方支付公司通过傍上大款来实行业绩较快发展的需求。
-
资产证券化云平台,金融科技走入行业B端
2016-10-01随着金融科技的深入,未来互联网金融产业也必须要找到一种独特的,具有互联网特色的金融化路径,这次的资产证券化云平台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自身的数据、技术和用户行为分析,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深度学习等技术来建立以科技为核心属性的金融衍生服务体系。
-
约车出行市场,能否孕育下一个海量的场景金融?
2016-09-25从场景进入金融,从某一个爆点式的需求衍生出其他周边需求,这或许就是滴滴从单一出行公司发展成为多元化的互联网公司的一个特质所在。
-
新版网贷管理办法出台,P2P将被迫转型消费金融?
2016-09-01这次更为严格的监管意见的出台,意味着很多平台不能做自己熟悉的B端模式,加上消费金融业务也并不是本身所擅长,或许明智退出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而剩下的平台,则不得不考虑如何做到融资人的小额、分散、普惠,平台成交量也会开始下降,到后期将更为注重平台的金融科技能力塑造。
-
银监会下发资金存管意见稿:或将P2P逼上整合的绝路?
2016-08-18从各个方面综合分析来看,如果最终只允许存在银行存管这一种账户管理模式,那么目前市场上大多数P2P平台将失去在账户管理上的合法性,而最终要解决这一个问题,如果监管不让步,那么就等于是把这些平台逼上商业整合的绝路上,要么被收购,要么不能进一步开展业务。
-
理财端资金成本不可控,P2P的下一个模式是专注资产端?
2016-08-15理财端和资产端分开,专注于做资产端,通过对接理财、信托等专项资金来实现业务闭环,目前还并不是所有P2P都有能力从事的一种方向,但是对于行业内排名靠前,信用资质较好,同时通过自建资产渠道的少数平台而言,可以尝试这种不错的业务模式。
-
互联网金融平台此时发力资产端,是否为时已晚?
2016-08-15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建立资产交易所的远期目的并非只是建立一个资产交易的金融交易所这么简单,这是获取资产端的第一步,对于资产交易这个行业而言,未来或许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参与来实现一套地方金融资产交易的标准化流程运作,通过市场、风控、商务、合规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来推动地方类各种资产的盘活。